走不出的镇远古镇
曾玉荣
1
古镇,常与水相伴,一般都婉约,白墙、黑瓦、小巷,如一个素面朝天的女子,旗袍飘摇,打着一巴伞,如丁香一般洁净。而眉目温婉,让这样的女子更加典雅。
这样的女子,如民国的林徽因。
这样的古镇,则如练塘。
镇远的历史,已经有八百多年了。据说,其名得自于宋朝,是为宝佑六年,即公元1258年,朝廷下旨筑黄平城,并赐名镇远州。从“镇远”二字可见,其当年是着很大军事作用的。那时,这儿一定有驻军,有号角长鸣,在夕阳下响起;有刁斗声声,在月夜下流荡。
暗淡了刀光剑影。
远去了鼓角争鸣。
而今,古镇静静地躲在这儿,如当年初嫁的小乔,虽已风华远逝,却仍净白如云,清静如水,在这儿,在闹市中取一片静谧,优美着,典雅着,古诗词一般。
2
这儿静静的,远离着热闹。
热闹是属于交际花的,属于现代风情的女子。镇远古镇,有千年岁月文化的沉淀,是古典的,是古诗词里的风景,有着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的温柔;有着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的多情;有着“肌肤若冰雪,淖约若处子;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”的超凡脱俗。
这儿,没有遮天的尘埃。
这儿,没有人事的嘈杂。
静静的老街,长长的巷子,白白的粉墙,仄仄的板门,还有黛瓦,还有风火墙,一切,都如黑白片子里的风景。即使有那么一点热闹的去处,也透出古色古香,也透出一种巨大的静,如明清古居,如古城垣,如古码头……
走在这儿,一声悠长的箫音,一声悠扬的二胡声,让人的心就净了,就无限地轻盈了,云朵一般。
如果有雨,很好,丝丝缕缕的,扯起一片儿烟,人行其中,走出一丝清愁,心,也润润的,如一朵花儿。晴天,这儿更美,旧时燕子,叽叽喳喳,谈着小镇过往,平仄清脆,晶亮犹如露珠滴落。
总之,小镇岁月,宜雨宜晴。
3
一个不大的镇,就留住了一片水,将舞阳河汇集成一片水光,荡漾着,潋滟着。也因此,古镇就辉映着一片水光,一片清润。如果,古镇是女子,水,就是它的眉目;如果,小镇是一颗珍珠,水,就是它的光泽。
古镇人爱水,也会利用水。
他们将水引成“S”形穿过古镇。由于河道平缓,因而水白,水净,水亦静。任何时候看,都是汪汪一脉。
水边,植着各种树。
时间长,树亦古,皆粗可合围。其中柳居多,在水边拂一片儿绿烟,在水面浮一片绿影。水,也就白中透亮,亮中透绿了,正如恋爱中女子的眸光,向恋人悄悄一瞥,微微一笑,偏不说话,可那千言万语都融入脉脉的眸光里。
从来好水如女子,万千心思回眸中。
诗,不知谁写的,好像专为镇远古镇写的。
水边的房皆古,门前或栽修竹几竿;或搭着瓜架:丝瓜垂垂,叶大如掌,叶影沁绿,随风摆动。水光飞上来,映着墙,映着瓜,映着摘瓜女子的眉眼。那眉眼很细柔,在水光里敷一层水色,有点清风流水的韵味。
这儿房子的窗子皆大,雕花镂纹,与进出房子的女孩一衬,如唐人周舫的仕女图。
4
既然有水,就有桥。桥典雅优美,横过水面,就将镇的两部分连在一起,就连接出无限的诗意,无限的画境。在街上走,时时见人上桥,坎坎走过,真怀疑是从唐代走来的,从宋代走来的。
这儿的人身上总带着古韵。男人说话,语言很慢,不愠不火。而女人呢,一说一笑,两个酒窝荡漾脸颊,还有那一低头的温柔,水一样柔弱。
人美着桥。桥,也美着人,美着水,美着小镇。
祝圣桥一派古雅,桥身上苍苔斑驳,如从水墨世界里延伸出来的。桥上的亭子,秀气、灵巧,如一首唐人小杜的绝句。桥的东侧,就是玉屏山,苍翠欲滴里,掩映着亭台楼阁,皆古,都为明清建筑,随山就势,自然随意,妙趣天成。人行其间,如走在竖行文字的世界,鼻端,隐隐有诗词味流溢着。
新大桥拱拱相连。在明月之夜,桥拱和水中倒影,合成一轮轮月亮。水从桥洞流出,也仿佛从月亮里流出,一直流向远方。
人站在桥边,一颗心此时也随着水,悄悄滑向桥洞去了,仿佛滑入月亮里去了。
本次培训计划招募33名助残组织/机构或涉及残障项目的工作人员,有意愿长期从事残障工作及志愿服务的人员,每一个报名人员都需要由组织推荐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
023-63626873
Copyright © 2018 重庆义工网 渝ICP备11001433号-1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五里劳动大厦一栋803号
电话:023-63626873
邮箱:cqaxzjs@vip.163.com 浏览次数: